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走出癌痛治疗的误区,肿瘤患者怎样才能告别可怕的癌痛?
海堰 9449 0
2018/1/15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癌痛是造成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调查数据显示,大约80%的晚期癌症患者有剧烈的疼痛,估计每天世界上至少有1500万人正在经受癌痛的煎熬。疼痛的发生往往会加剧病人的恐惧绝望感,对疾病的治疗预后极为不利。因此,及时合理应用止痛措施及加强癌痛的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很多癌症病人及家属对于癌痛治疗还存在误区,癌痛怎么治疗才是正确的呢?肿瘤患者怎样才能摆脱癌痛?

癌痛治疗的误区

1. 不找肿瘤科

选错医院科室进行治疗时癌痛治疗的第一误区,建议选择肿瘤专科或者肿瘤专科医院。因为,所谓“术业有专攻”,肿瘤专科医师所接受的癌痛治疗教育比非专科医师更多。此外,专科医生可以根据病情配合肿瘤综合治疗方法,更有效地控制疼痛,减少麻醉镇痛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停药,这在非肿瘤专科是难以做到的。

2. 吃阿片药物怕上瘾

阿片类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吗啡等,是癌痛治疗“三阶梯法”的基本用药。但是不少的患者、家属认为吃阿片药物会上瘾,这是错误的观念。其实只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规范地使用,成瘾的发生机率低于万分之四。癌症病人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目的是用于止痛,当药发挥强大的镇痛作用时,其欣快感(易成瘾)的作用就处于次要位置。

只有没有疼痛的“正常人”使用阿片类药物,血药浓度迅速增高,形成“欣快感”导致成瘾,是一种精神依赖。而部分癌痛病人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后出现对药的耐受性增加的情况,是正常的药理学现象,属于生理依赖,不是上瘾。

3. 痛才吃,不痛不吃

同样出于对阿片类止痛药的恐惧心理,有些病人、家属不按规定吃药,痛时吃一片,不痛就不吃。这种做法会使疼痛得不到有效控制。

恶心、呕吐、便秘是阿片类止痛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些病人难以承受,自行停药,这是不必要的。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告知医护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理后,绝大多数病人是能够继续用药的。

4. 使用度冷丁止痛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强调癌症病人慢性疼痛不提倡使用度冷丁。因为度冷丁有效作用时间很短,副作用也大。在临床上,度冷丁只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对需要长期连续应用止痛剂的慢性疼痛或癌症疼痛则不适宜于应用。

正确治疗,摆脱癌痛

1. 三阶梯法

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按三级止痛原则给予镇痛药,并注意观察止痛效果和药物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减量或停药。在患者疼痛反应强烈时,适当加用镇静药。给药时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①按时给药:有规律地给药可预防疼痛的发生,防止加重。按“需要时”给药,不能满意地控制疼痛。

②个体化:注意具体病人的实际疗效、选择合适的剂量,直至完全控制为止。

③口服给药:既可保持患者的独立性,又便于病人长期服用且能免去患者长期注射的不适。

2. 药物止痛

止疼药物的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非阿片类和阿片类药物。以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吲哚美辛为代表药物。阿片类药物又称麻醉性止疼药,根据其作用强度可分为弱阿片和强阿片两类。前者以可待因和氨酚待因为代表药物,用于治疗中度疼痛。后者以吗啡、芬太尼、哌替啶为代表药物,用来治疗重度疼痛。

3. 非药物止痛

让患者听音乐,静坐行节律性深呼吸,按摩和热敷疼痛部位,增加娱乐活动,分散其注意力,这些都有助于使患者产生若干积极的生理变化,增强止痛效果。局部用薄荷油、樟脑酊、冰片等涂擦以缓解局部疼痛。

4. 转移注意力

家属可以帮助病人按摩让患者采用锻炼、听音乐、看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亲人、朋友的言行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因此家属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患者,让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
Alternate Text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