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各类型白血病,MDS,骨髓瘤以及骨髓纤维化等恶性血液病治疗过程中,多需要化疗治疗,而受到化疗有的影响,化疗期间患者血常规结果常常有“阴晴不定”的表现,尤其以“掉血象”最常见。 部分化疗药物会对骨髓造血有抑制现象,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几天,多会出现贫血加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现象,任何一项血细胞的异常减少,都可能引起病情的加重,或者是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如何缓解? 其一,了解化疗用药 化疗过程中,大部分药物都会对各项血细胞数值产生影响变化,其中,骨髓抑制“掉血象”比较严重的化疗药物常见包括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红霉素,高三尖杉等,如果是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骨髓抑制现象可能更严重。 只有尽早了解清楚这些化疗药物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后果,尽早做好防治措施,才能帮助病人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其二,化疗后调养,饮食很重要 无论是病人自身免疫的调理,还是血象的恢复,饮食方面都很重要。病人一定要保证饮食健康,干净卫生,剩饭剩菜隔夜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食用,尽量吃当季水果,同时配合血象变化调整饮食:白细胞低下时,食物要高温蒸煮;血小板低时,入口食物宜软易消化,减少对消化道刺激;贫血加重时,多吃补血食物等。 其三,家里待着还是医院住着? 一般来说,病人在血象较低时,因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不严重,可以出院回家,这样可以调整病人的心情,休息也比较好,避免了医院里的交叉感染,对病情是有好处的。但如果病人病情有变化,不利于病情监测,因此,一旦患者血象显著异常变化,应及时回医院就诊,尤其是发生发热,咳嗽,腹痛,腹泻,流鼻血等情况下。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