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知识 关于免疫组化
雷霆 13135 0
2017/3/27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出现,使许多疑难肿瘤得到了明确诊断。但是很多人拿到免疫组化报告单后表示:什么鬼?看不懂~

?

那么首先我们对免疫组化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概念:什么是免疫组化呢?

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而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做免疫组化时,实验所用主要为组织标本和细胞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石蜡切片(病理切片和组织芯片)和冰冻切片,后者包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和细胞涂片。其中石蜡切片是制作组织标本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对于组织形态保存好,且能作连续切片,有利于各种染色对照观察;保存时间长;石蜡切片制作过程对组织内抗原暴露有一定的影响,但可进行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中首选的组织标本制作方法。

二、临床应用:

1、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3、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

4、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

5、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

6、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那么下面我们对肺癌免疫组化报告中常见的一些结果做个简单介绍,大家一起学习。

首先是“+、﹣”的含义:“﹢”就是指免疫组化中染色为阳性,即有基因突变,反之,“﹣”就是指染色为阴性,没有基因突变。“﹢”“﹣”在鉴别诊断当中都有临床意义,并不能说“﹢”就是好,“﹣”就是不好。

NapsinA:肺腺癌时阳性,也就是说如果你看到结果有NapsinA阳性表达时基本可以判断肺癌类型为肺腺癌;

EGFR:靶向药物靶点,用于靶向药物选择。加号越多,对某种靶向治疗越敏感;还有其他一些基因点,常见的肺癌十基因检测为:EGFR、KRAS、BRAF、PIK3CA、HER2、MET、ALK、ROS1、RET、NRAS;

Ki-67:判断肿瘤细胞增殖情况,指数越高表示肿瘤细胞增殖越多,恶性程度越高;

PCK:广谱细胞角蛋白,一种肿瘤标记物,协助肿瘤的诊断;

CK7:上皮组织的指标;

TTF-
Alternate Text
雷霆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