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肿瘤治疗三大板斧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临床上很多的肿瘤患者经过了化疗或者放疗后,认为病情将进入缓解期,然后肿瘤具有侵袭性、转移性,尤其发生复发转移后,而且有时复发的肿瘤生长速度往往比原发肿瘤更快,更容易发生转移,死亡率非常之高。据统计,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死于手术、放化疗后的复发转移。
我们知道,手术、放化疗等常规手段,确实能消灭部分肉眼可见的癌细胞,但同时具有致命弊端:手术只能切除实体瘤,对血液、淋巴液中的癌细胞无能为力,为复发、转移埋下了隐患。而年纪大,身体状态差的中晚期病人经受不起手术的创伤;放、化疗杀伤力看似强大,但“敌我不分”,毒副作用大,严重破坏免疫、造血系统,为残存癌细胞死灰复燃创造条件。
“事实上,手术后的辅助放化疗也是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一种手段。"美国《自然医学》刊登的最新研究文章则阐述了癌症复发的另一新原理:肿瘤经放疗、化疗后产生的死亡细胞,具有强烈刺激残存的活的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从而导致肿瘤复发、转移。“所以放化疗确实是一把‘双刃剑’,这些药物和治疗手段可能会对患者的基因产生影响,在杀灭原有肿瘤细胞的同时,有可能会导致另一种肿瘤的出现。”
正因如此,放化疗等治疗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患者与肿瘤的战斗取得了彻底胜利。定期复查很关键,包括原发病灶的复查,肿瘤相关指标的复查,性激素有关指标的定期复查,癌变前病灶指标的复查等。御方堂著名中医肿瘤临床专家李忠教授强调,肿瘤治疗后6个月内是复发、转移的“高危期”,患者须谨慎对待。在恰当的时间、给予恰当的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的复发转移风险。
中医观点复发转移关乎体质季节
对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中医认为“体质说”有一定的影响,即不同体质的人,肿瘤转移的几率不同,转移的特点和途径也各异。例如内寒、阳虚、气虚者,肿瘤的毒性较小,转移速度较缓慢;湿热、阴虚、火盛者,肿痛的毒性较明显,转移速度较快。所以肿瘤患者在综合调理时应根据体质进行药物和食物的治疗。
此外,还有中医认为,夏秋交替之际肿瘤复发、转移率特别高。这又是为什么呢?对此,李忠教授指出,中医有时辰发病和时辰治疗之说,像天灸就是应用“冬病夏治”的理论。“夏秋换季时,昼夜温差较大,尤其在城市里室外温度和室内应用空调的温差更大,白天易伤阴耗气,晚间易受寒邪所侵,而肿瘤患者机体经受放化疗后免疫力较低,调节能力差,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合并症,肿瘤与之互为因果,很容易导致其转移和复发。"李忠教授说。
李忠老师指出,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要从多方面做起,首先是要真正解决癌症,就必须改变癌状态,改变癌细胞赖以生存的土壤,真正强调在维护生活质量基础上的癌瘤病灶的有效控制,注重达到中医“脏腑和、气血和、阴阳和、经络通”的状态。包括精神因素,患者要保持豁达的心态,患者更要保持心情开朗;要坚持适当的运动和每日规律的作息起居。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