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一线奥希替尼优于一代靶向,或有望改善EGFR突变患者总生存期
海堰 10795 1
2019/2/3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大型III期临床研究FLAURA结果显示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相比一代EGFR靶向药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使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54%。

虽然FLAURA研究的总生存期数据仍未成熟,但最近发表的FLAURA研究探索性分析结果显示:

综合一线治疗耐药后的预后,奥希替尼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依然低于一代靶向药,提示一线奥希替尼治疗相比一代靶向药有可能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

一线奥希替尼+二线治疗,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2%

研究人员分析了FLAURA研究中一线治疗耐药进展后奥希替尼组和SOC组(标准治疗,一代靶向药治疗)的预后情况,SOC组患者在一线治疗耐药后如果检测出T790M突变可接受奥希替尼二线治疗。

研究主要比较两组患者的PFS2,即从一线治疗开始至二线治疗的疾病进展时间。

这里要解释一下,临床上一线治疗耐药后并不是立刻开始二线治疗的,期间缓慢进展的患者可能继续先前的用药,全面进展的患者可能进行二次活检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也有可能患者状态太差无法接受二线治疗。因此PFS2需要加上一线耐药后,二线治疗开始前的患者生存时间。

分析结果显示奥希替尼组的中位PFS2仍未达到,而SOC组的中位PFS2为20个月,HR为0.58。就是说结合一线治疗耐药后的预后情况,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相比标准治疗依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42%。

可见奥希替尼组接近60%患者,在试验开始后24个月依然在接受治疗,疾病受到控制。

一线奥希替尼治疗有望改善总生存期

虽然 FLAURA研究的总生存期数据仍未成熟,但一线治疗耐药后奥希替尼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依然获益,目前预估奥希替尼组总生存期(OS)的HR为0.63,即相比SOC组的死亡风险降低了37%。

奥希替尼组和SOC组各项数据对比,留意TDTKI,即至中止所有靶向药治疗的时间,奥希替尼组为23个月,SOC组为16个月,奥希替尼组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时间更长。这可能是一线奥希替尼治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的关键。

好药用在前头,但经济压力是阻碍

奥希替尼相比一代EGFR靶向药有更高的客观缓解率,更好的脑转控制率,用于一线治疗时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时间更长,这些都有利于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但奥希替尼高昂的费用成为一线应用的阻碍,希望日后医保能将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纳入报销范围。
Alternate Text
  • hysh0901
    1 楼 2019-02-03 07:23:42

    没办法,我没有突变项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