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首页 > 圈子 >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话题:105493
  • 首先肺癌的确诊穿刺是必须要做的,进行病理检查。不要在乎其副作用及对身体的伤害。对于中早期的病人,一般医院要求先手术,手术后进行放化疗巩固,这是传统的做法,不过国外做法一般都是先放化疗或是靶向让肿瘤变小,然后再进行手术。靶向对中早期不要长时间吃,只是为了让肿瘤变小方便手术。这两种办法具体哪个更好些尚待临床数据。最近碰到了很多早期患者被医生建议用靶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之前也写过这方面的帖子,如
    2020/6/20
  • 我爸是2019年8月份确诊的腺鳞癌的,确诊的时候已经晚期了,那时候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也怀疑脑转移,自从确诊后就单药吃易瑞沙维持而已,现在单药易瑞沙吃9个多月了,这几天复查,肿瘤有略大了一点,这样是耐药了吗,需要马上换药吗,还是可以在观察两个月看看,有没有比较懂的朋友,这里多交流交流,谢谢大家了,我把我爸复查的报告发上去,大家帮我看看,出出主意,谢谢大家了
    2020/6/20
  • 我爸是2019年8月份确诊的腺鳞癌的,确诊的时候已经晚期了,那时候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也怀疑脑转移,自从确诊后就单药吃易瑞沙维持而已,现在单药易瑞沙吃9个多月了,这几天复查,肿瘤有略大了一点,这样是耐药了吗,需要马上换药吗,还是可以在观察两个月看看,有没有比较懂的朋友,这里多交流交流,谢谢大家了,我把我爸复查的报告发上去,大家帮我看看,出出主意,谢谢大家了
    2020/6/20
  • “2020年4月15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一想到癌症患者,我们会想到他们正在承受着生命之痛,没人能预估疾病的到来,但希望身边有人会陪伴你共同度过难关。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71岁的老人,也是一位小细胞肺癌患者家属,听他讲述三年来陪妻子抗癌的历程。人在世间走一遭,终究要尝遍酸甜苦辣。我今年71岁,我老伴68岁,我们的一双儿女事业有成,还有两个可爱的孙女,本是安享晚年
    2020/6/10
  • “2020年4月15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一想到癌症患者,我们会想到他们正在承受着生命之痛,没人能预估疾病的到来,但希望身边有人会陪伴你共同度过难关。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71岁的老人,也是一位小细胞肺癌患者家属,听他讲述三年来陪妻子抗癌的历程。人在世间走一遭,终究要尝遍酸甜苦辣。我今年71岁,我老伴68岁,我们的一双儿女事业有成,还有两个可爱的孙女,本是安享晚年
    2020/6/10
  • 就在六七年前,从小最爱我的爸爸被检查出了肺腺癌,这对我们一家就是个晴天霹雳,从此我们踏上了抗癌路线。到处找医院,到处看病,在北京朝阳医院做了手术,那是第一次接触易瑞沙这种药,说来也很好,吃了四年,在反反复复一个月一个月检查中,都没有再转移,当时我也觉得这也值了。但是好景不长,就在第五年,检查出脑转移,当时满脑子都是,医生都说回家做好心理准备,在一次次放疗中,我发现奇迹发生了,我爸爸的脑里全没有了,
    2020/6/5
  • 就在六七年前,从小最爱我的爸爸被检查出了肺腺癌,这对我们一家就是个晴天霹雳,从此我们踏上了抗癌路线。到处找医院,到处看病,在北京朝阳医院做了手术,那是第一次接触易瑞沙这种药,说来也很好,吃了四年,在反反复复一个月一个月检查中,都没有再转移,当时我也觉得这也值了。但是好景不长,就在第五年,检查出脑转移,当时满脑子都是,医生都说回家做好心理准备,在一次次放疗中,我发现奇迹发生了,我爸爸的脑里全没有了,
    2020/6/5
  • 就在六七年前,从小最爱我的爸爸被检查出了肺腺癌,这对我们一家就是个晴天霹雳,从此我们踏上了抗癌路线。到处找医院,到处看病,在北京朝阳医院做了手术,那是第一次接触易瑞沙这种药,说来也很好,吃了四年,在反反复复一个月一个月检查中,都没有再转移,当时我也觉得这也值了。但是好景不长,就在第五年,检查出脑转移,当时满脑子都是,医生都说回家做好心理准备,在一次次放疗中,我发现奇迹发生了,我爸爸的脑里全没有了,
    2020/6/5
活跃圈友
  • 我爱生活 我爱生活
  • 3859 3859
  • 低调的小马 低调的小马
  • 阳光~ 阳光~
  • 别复发 别复发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