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分享癌痛治疗的19个误区
/mg『水手』 3927 2
2020/9/25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癌痛治疗的19个误区---雅颖经验谈

作者: 雅颖 2019-12-27 13:50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止痛药物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殊不知一些错误的用药观念不但不能使疼痛得到缓解,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帮倒忙”。雅颖结合自己的止痛经验,对疼痛治疗中的一些错误观念进行总结,通过上、下两部分共19个问题,分别在今天和明天,分享给大家参考。

误区1、服药后仍有疼痛便立即换药
初次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时,往往采用较小的起始剂量开始滴定转换调整长效用药,根据止痛效果逐渐调整药物剂量,要找到适合的有效剂量大约需要 3~5 天,有时更长。所以在止痛治疗的最初一两天,疼痛可能有所控制,但不如患者和亲属所期望的那样有效,此时一定不能自行停药,多学习多和家人或专业医生病友沟通,有助于尽快把止痛药物剂量调整到患者适合的剂量。

误区2、非阿片类药物比阿片类药物更安全
其实,对于需要长期接受止痛药物治疗的患者,使用阿片类药更安全有效。阿片类药物没有剂量限制性毒性,也就是说阿片类药物的多数副作用可以耐受,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减轻,甚至消失。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也很少对肝脏及肾脏等重要器官产生毒性作用。相比之下,非甾体类止痛药物长期应用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不仅可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肝肾功能损伤,并且还会抑制血小板功能。长期、大剂量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还可引起肝脏毒性。其他辅助止痛药物毒性反应也比较大,多适于短期应用,不宜长期使用。因此, 如果能正确使用,阿片类药止痛效果显著,适于长期慢性癌痛的控制,比非甾体类药物和其他辅助止痛药物更安全。

误区3、只在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对于疼痛患者,及时尽早、按时用止痛药才更加安全有效,而且所需要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较低。持续存在的疼痛本身可以使疼痛加重,其原因是疼痛信号的不断传入、反复刺激,不仅使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改变,还导致永久性的损害,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问题,不仅止痛药的剂量要大,而且止痛效果也较差,为疼痛的治疗带来困难。此外, 长期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极易产生抑郁、焦虑,会加重患者身体额外的疼痛感觉,也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当疼痛一开始出现时就应该及早给予积极治疗,而不要等到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怎么用后面有药物操作规则。

误区4、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没有必要达到无痛
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无痛睡眠”是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 理想的止痛治疗除达到此目标外,还应争取让患者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的目标,以实现真正意义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对疼痛患者进行全面的人文关爱。

误区5、阿片类药物轻易不要用,即使使用也要有限度
阿片类药物是癌痛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当患者出现中、重度癌痛时就应使用阿片类药。越早使用,所需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就越低,而且耐药的产生时间会后延;相反,如果将阿片类药物放到最后使用,剂量可能非常大,且耐药出现快,副作用出现的可能性也会加大。如何使药物疗效和副作用之间达到平衡,用最小的有效剂量达到最满意的止痛目的才是目标!

误区6、得了癌症肯定会痛,忍痛是美德,比坚强!
没有疼痛困扰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但许多患者和亲属都认为疼痛是癌症进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需要忍受。实际上,忍痛的危害逐渐受到重视,提倡充分的止痛治疗,这是现代医学和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而且现代的医疗技术完全可以让癌痛患者无痛生活,只要选择理想的药物并正确地使用,90%以上的疼痛患者都可以享受无痛人生。所以癌痛治疗,应从“不忍”开始,忍也增加了止疼难度。

误区7、用阿片类药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时就要立即停药
除便秘外,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大多是暂时性的。阿片类药物的呕吐、镇静等副作用一般仅出现在用药的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对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进行积极预防治疗, 可以减轻或避免副作用的发生,使患者顺利接受阿片止痛治疗。随意或不按时服药没有任何好处。如果药物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或者引起了副作用,更不要一停了之,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对比基础知识是否到位,然后咨询有经验的病友和专业医生。

误区8、只有终末期癌症患者才用最大耐受量阿片类止痛药
阿片类止痛药的用药剂量,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与肿瘤分期的早晚无直接关联。需要使用大剂量阿片药物治疗的患者多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其他难治性疼痛,这些疼痛之所以难控制主要与神经受累有关。还有些年轻患者因自身血流动力学特点,药物代谢、排泄速度快,需要的止痛药物剂量比其他人群大,男性比女性大,老年人成负比例。因此,止痛剂量因人而异,因疼痛而异,对于任何严重疼痛的患者,无论肿瘤临床分期及预计生存时间长短,只要止痛治疗需要,都应使用患者能耐受的足够、有效剂量。需要大剂量止痛并不意味着疾病已属晚期,病人切不能因此顾虑而拒绝有效的治疗,失去缓解疼痛的机会。

误区9、长期用阿片类止痛药不可避免会成瘾
规范化用药“成瘾”风险极低(小于万分之一)!静脉直接注射使血内药物浓度突然增高,容易出现欣快感及毒性反应,从而易于导致成瘾,应避免。在慢性疼痛治疗中,采用阿片类药物缓释制剂(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给药时,可以避免血液中出现过高的药物峰值浓度,并且使血液中的活性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发生成瘾(精神依赖性)的危险性极小。对阿片类药物产生耐受性或生理依赖性并非意味已成瘾,也不影响继续安全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这就是为啥不应将针剂用于慢性癌疼,因为大剂量多次注射针剂,在间隙期疼痛感依然会将病人折磨得死去活来,反而容易成瘾,当然了,特殊时期,偶尔使用一次两次无妨

误区10、一旦使用阿片类药就可能终身需要用药
当疼痛的病因已祛除或得到有效治疗后,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就可逐渐减少,直至停药,全过程是安全、可行的。认为阿片药物“一旦使用就停不下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临床上确实有晚期肿瘤患者需要一直服用阿片类止痛剂,直至生命结束。这是患者病情的需要,而不是阿片类药物的缺点所导致的不能停药。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时不能突然停药,以避免戒断综合征出现。

误区11、阿片类药物会抑制呼吸
只要小剂量起始、勤观察、多随访,呼吸抑制是可以避免的。尽量从小剂量起始,剂量增加的幅度要考虑疼痛程度,也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脏器功能、并发症和身体情况,这类问题芬太尼有微小概率,缓释片剂目前没有一例发生。

误区12、对阿片剂量的增加应该有所保留
疼痛治疗强调足量用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科学使用阿片类药物完全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疼痛。阿片类药物作用没有封顶效应,剂量的增加应该持续进行,直至达到止痛效果理想、而又没有不能忍受的副作用。反过来,如果剂量不足,止痛疗效不佳,只会带来没有任何收益的风险。长期止痛不足会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形成疼痛记忆,导致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强,使疼痛进一步加重,从而使疼痛的控制更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在癌症患者中进行的最新研究显示,疼痛可以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患者对阿片需求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剂量不足可能会产生阿片治疗无效的误解,剂量不足也是很多患者认为阿片治疗无效的常见原因。

误区13、打针比口服用药止痛效果好
经常听到患者这样说:“医生,我疼死了,快给我打一针吧!”,“我打针止痛都没用,你让我吃几片药就能起作用吗?”,还有患者家属问:“要是到最后口服止痛药不管用了,就得打针吧?”。他们认为打针比口服止痛药都好。事实上,决定疗效的是阿片类药物在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而不是给药途径。只要剂量相同,口服的阿片药物与静脉给药同样有效且更安全。但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会有一个血内药物浓度的高峰,在高峰时患者产生欣快感,吸毒者的药物依赖就是来源于这种欣快感,而且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作用维持时间很短,等到血内药物浓度的高峰过去,药效也就基本没有了。注射给药时,药物吸收不稳定,极易导致血药浓度波动,不利于止痛治疗反而止疼过去爆发更疼,还没休息好又要迎接战斗。随着医学和制药业的发展,新发明的一些麻醉性止痛药,多采用缓释剂型,药物吸收快而稳定,血药浓度波动小,既能达到快速止痛又不至于使血药浓度过高而产生成瘾副作用,这是美好的一个畅想,感谢科学研发着创新。

误区14、肿瘤患者疼痛发作时才给药
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是慢性长期性疼痛,止痛目的就是要缓解这种顽固性疼痛,让患者长期不痛、舒适地、有尊严地生活。只有按时给药(如 12 小时一次)才能达到有效、稳定的血药浓度,才能实现止痛目的。按需给药是指患者出现疼痛再给药,这样会让患者忍受不必要的痛苦,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也不利于疼痛的长期控制。不疼都要按时足量用药除非疼痛根源开始有所控制,逐步减量,减量也得按时按量给予。

误区15、止痛药用量越来越大,是“成瘾”了
为什么止痛药用量越来越大才能控制疼痛?其实道理很简单。第一,病情发展,导致疼痛加重了;第二,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患者产生了“耐药性”,即“假性成瘾”。这样的患者通常有长时间疼痛控制不理想的历史,以及一直按时服用一种或多种阿片类止痛剂,但剂量不够。这与“成瘾”有严格区别。“耐药”是患者长期服用同一药物,对该药产生适应性,只有逐渐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止痛效果。“成瘾”则是为追求欣快感而不顾尊严去获得“药物”的欲望和行为。癌症患者规范服用阿片类药物不会成瘾,因为疼痛和肿瘤的存在是现实的,疼痛是“成瘾”的天然对抗剂。通过有效的抗肿瘤治疗使疼痛缓解以后,止痛药可逐渐停止使用,而无任何“成瘾性”。

误区16、过早使用止痛药物今后无止痛药可用
肿瘤治疗的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肿瘤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完全治好。疼痛作为一种疾病,其道理是一样的,及早使用止痛药将癌痛控制在萌芽状态,可以避免形成难治性疼痛;止痛药使用越早,剂量越小,效果越好。阿片类止痛药物无剂量限制性,可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增加用药剂量,直至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而副作用并不增加。临床推荐的羟考酮剂量为每日 10~5000mg。因此不存在无药可用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止痛治疗还可使患者摆脱疼痛困扰,以更好的状态接受抗肿瘤治疗。

误区17、我常常抱怨疼痛,会让人觉得很烦
不会的。一个好的患者就是要正确表达出你的感受,这样才会有人知道要如何帮助你或者自助求知不是求死。忍痛只会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严重伤害,并使疼痛更加难以控制。

误区18、吃止痛药会影响肿瘤的治疗
不会。因为止痛药只会控制疼痛,并不会影响疾病本身,更不会影响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的效果。控制疼痛可以使患者更有精力进行抗肿瘤治疗。和其他药物的互相药理,说明书里看一下这部分知识就可以避免,比如简单的不能喝酒不能用抗抑郁的一代药物等。

误区19、几种止痛药混合用效果更好
癌症患者疼痛的病因复杂,所以强调药物联合止痛治疗,目的是针对疼痛产生的不同机制或是利用不同类型止痛药物的不同作用特点进行综合治疗,但不能同时使用相同作用机制的几种药物。比如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都是作用于阿片受体,作用机制一样,因此不能同时使用,但三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药物合用。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止痛药物根本不能混合使用。比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同时使用会增加消化道溃疡的风险,而止痛效果并不增加。

总之,患者一定要对癌痛进行系列学习,通过对癌痛级别、止痛药使用等方面的了解,结合案例,综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癌痛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本文系网络经验分享,作者及发布方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Alternate Text
/mg『水手』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