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患者的治疗进程中,复发或转移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约有25%~40%的患者会发生脑转移,一旦发生脑转移,可能耗尽心力也延长不了几个月的生命。在日前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上,传出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目前,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入精准医疗时代,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时间已达到11~24个月。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约50%会发生脑转移 肺癌是致死率极高的恶性疾病,从1985年以来,肺癌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2015年,我国肺癌新发患者已上升到73.3万,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达61万。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癌症最新数据报告》显示,肺癌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过去30年间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 临床中通常将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到了肺癌的绝大部分,约占85%。在延长生命的进程中,复发或转移是棘手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既往研究数据显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15%首诊时发现有脑转移,而在疾病不同阶段约50%病人会出现脑转移。 精准治疗让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期延长 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介绍,肺癌发展到晚期,出现脑转移,仍然需要治疗。这种治疗并不是为了治愈肺癌,而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杀死癌细胞,让患者活得更长。如果不治疗,一般发生脑转移的患者生存期大约只有两个月;二是因为晚期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让患者十分痛苦。治疗是为了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入精准医疗时代。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可以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生存期也得到了延长,中位生存时间已达到11~24个月。 吴一龙教授进一步指出,对于脑部病灶数3个以下的,可以推荐手术切除和局部放疗;对于病灶较多,超过3个的,过去比较推荐全脑放疗,但毒副作用大。而BRAIN临床试验专门对比了靶向药和全脑放疗,结果证明对于有某特定基因突变的病人,靶向药比全脑放疗更好。对于存在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如EGFR敏感突变阳性或ALK基因融合患者,全身治疗可采用EGFR-TKI或ALK抑制剂治疗。对于在无明确驱动基因分型的患者治疗中,传统的化疗仍然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化疗仍是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 NSCLC作为肺癌的“绝大多数”,传统上要先经手术治疗,再进行化放疗治疗。然而,由于晚期NSCLC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特征,大部分患者检查出病情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杨衿记教授表示:“目前,晚期NSCLC的治疗,已经从既往的单一治疗模式,发展到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化疗仍是肿瘤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规范化的化疗能有效帮助患者获得更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国内外的权威指南都推荐根据患者的组织学类型结合分子生物学特征来制订治疗方案。杨衿记指出,特别是对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来说,像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等化疗药物,能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疗效。而且从2017年9月份开始,该药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广东省城镇居民报销比例可达85%~95%,这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也大大提高肺癌治疗药物的可及性。 诊断和治疗手段的进步为肺癌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但长期的治疗费用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和家庭而言仍旧是不小的负担。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的“生命接力-肺癌患者援助项目”旨在帮助确诊为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困难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自2014年运作以来,累计覆盖全国70个城市270家医院,帮助患者超过4300名。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