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分享 病例:一个患者,三处肺癌,基因突变各有不同
海堰 10374 1
2021/3/5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导读
一名既往吸烟史亚裔女患,双肺先后发现3处肺腺癌病灶,术后发现其肿瘤特征及基因状态存在异质性,应用二代测序技术首次发现NF1与EGFR基因的同时突变,提示适当时可应用测序技术更好地揭示肿瘤全貌,方可有的放矢。

62岁既往吸烟史、甲状腺癌病史的亚裔女性患者,于日本旭川医科大学。诊断为肺占位,术前CT显示患者双肺总计3枚结节,一枚为磨玻璃样结节,另两枚为实性结节。患者接受了左肺上叶切除及纵膈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显示左肺上叶尖后段1cm结节及上舌段1.5cm结节为肺腺癌,第12站淋巴结可见转移,两处肿瘤的镜下特征及分子分型并不尽相同。此时患者的病理学分期为肺腺癌ⅡA期,pT1aN1M0。

患者在首次手术后四个月时发现右肺中叶见一占位,随即接受了再次切除。病理结果显示右肺中叶外侧段1.3cm结节为肺腺癌,病理学分期为肺腺癌ⅠA期,pT1aN0M0。

为了进一步分析患者的三处肿瘤的分子特征,研究者对肿瘤组织进行了PCR及cobas EGFR检测,发现患者左肺上叶尖后段肿瘤为EGFR L861Q突变,左肺上叶上舌段肿瘤为EGFR L858R突变,而右肺中叶外侧段肿瘤为KRAS G12C突变。上述组织又再次接受了NGS检测(Thermo Fisher),结果与前述PCR及EGFR、KRAS一致,并且还发现了左肺上叶尖后段及右肺中叶外侧段肿瘤的NF1基因(神经纤维素-1,neurofibromin-1)P678fs*10突变。左肺第12站的淋巴结的基因检测结果为EGFR L861Q突变,显示这枚转移灶很大可能性是由左肺上叶尖后段肿瘤来源。

CT显示双肺的三枚结节及其对应的镜下所见、基因突变情况。Lt为左侧,Rt为右侧。COSM为肿瘤体系突变目录的缩写(Catalogue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Cancer)。

讨论

二代测序结果发现左肺上叶尖后段及右肺中叶外侧段肿瘤均含有NF1基因突变,而NF1基因的突变可能为肺腺癌的驱动因素--NF1基因是肿瘤抑癌基因之一,可以负向调控Ras信号通路。

既往有研究报道,在59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10%的患者存在NF1基因突变,而1.5%的患者同时存在KRAS即NF1基因突变。本病例为首次报道EGFR与NF1基因突变同时存在于同一肿瘤中,并且,患者右肺中叶外侧段病灶为NF1与KRAS基因同时突变,而左肺病灶为NF1与EGFR基因同时突变。经过检索,此病例为首次报道肺癌患者肿瘤的多个病灶,其EGFR、KRAS基因状态均存在差异,并且还同时发现NF1的基因突变。

专业点评

本病例的既往吸烟史可能是她多个病灶发生及进展的原因之一,在既往的591例回顾性研究中发现NF1及KRAS基因的突变更常见于有吸烟史的患者群体中,而NF1基因突变与其他驱动基因并不同时出现。但该项研究对象主要为西方人群,所以NF1基因突变状态在EGFR突变概率较高的亚裔人群中比例如何,尚不得而知。

对于该患者后续如需靶向治疗时的药物选择建议,应尽量避免EGFR TKI单药治疗,从患者淋巴结转移灶的分子分型来看,其转移灶的驱动基因为EGFR L861Q,对TKI类药物的敏感性及疗效维持时间均不理想,且患者原发病灶在EGFR基因突变的同时还合并NF1基因突变,NF1基因作为抑癌基因,其突变会导致肿瘤Ras通路过度激活,与Kras基因突变结果类似,

所以,当患者需要选择靶向治疗时,需谨慎选择EGFR TKI单药治疗。当然,如果患者后续再有病灶出现时,基于其既往肿瘤异质性的复杂程度,再次活检并进行基因检测方为精准治疗的前提。
Alternate Text
  • 青岛腾飞
    1 楼 2021-03-05 07:02:45

    我父亲同时有 Met nf1 tp53 突变和 egfr met 扩增

海堰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