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写这个帖子之前,我已经有目的性的跟几个正在临床和已经出组的病友们仔细聊过,想代入进去看看大家对目前势头很猛的那些临床的直观感受和效果,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时也,势也,包括城乡镇,一线城市,三线城市,偏远农村,不同地区的医院和患者,对于临床的态度真的是截然相反。 拿我来说,退回几年,如果有医生跟我说,有个合适的临床适合你爸爸,我可能表面会很客气的说我回家和家人商量一下,掉头出去就会翻白眼,心里想着,想拿我爸爸做实验,门都没有,可惜现在,任何一个临床,即使一期,我们想入组奢望当个小白鼠,医生和医学组都会跟我说,你们家啊,现在是门都没有,所以我才想写这个帖子,给想入组又矛盾的病友们,一点点的不专业的个人建议。 时也,势也。身处这个漩涡之中,就会发现,2017年的三四线地区大部分三甲医院,还是以化疗为主,靶向作为一个新兴方案已经冒头了,而过了两年,大部分医院,会以靶向为主了,而又过了几年,管它什么表达和突变,免疫和化疗联合的比比皆是(国内免疫滥用现象确实存在),而到最近这两年,各大肿瘤医院的各类型ADC和各种新型免疫,单双抗等药物,如雨后春笋一般,此起彼伏的冒出来了。 当按照目前的我,对现阶段癌症治疗手段发展的认知,回过头看几年前的自己,和自家用的方案的时候,真的恨不得给自己一拳,真的是弯路也走了,坑也掉过,如果说时光倒退不回岁月静好,家人健康的那个时代,即使能够倒退回初诊的那一天,我都会感谢老天爷开眼了,以我现在的心态和知识储备,我的爸爸肯定会比现在治疗的更好,也能让他少受很多的苦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更坚定的想写这篇帖子了,因为我家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看过很多个专家们对临床的讲解,赵军说的,搭上了适合自家临床这个顺风车,是很幸运的,也有一些大咖说的,你以为晚期病人特别是经治几线后的病人,还有资格挑临床吗,大错特错,现在的中国,最不缺的是病人,这会已经是临床挑我们了,药厂想把药物卖的好,就需要一个好的数据吧,好的数据怎么来,一个病恹恹的小白鼠,一个体壮的小白鼠,用一样的药,哪个能坚持的久,一目了然。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