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A经过基因检测确认有EGFR突变,使用靶向药,效果显著;而病友B、C、D在没有检测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盲吃靶向药,有可能是“无的放矢”,得不偿失。
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如表1。有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很显然,靶向治疗在疾病无进展生存和总体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化疗;而无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化疗优于靶向治疗。
表1:靶向治疗vs化疗
所以,使用易瑞沙等靶向药前,一定要进行基因检测,这样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基因突变检测
对肺癌细胞基因改变的认识,是肺癌治疗领域最为激动人心的里程碑事件之一。肿瘤的生长依赖于基因突变,如果找到这些突变,给予针对这些突变的靶向治疗,就可以阻止肿瘤的生长。
病理医生在分子水平对肿瘤组织样本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基因突变。检查的样本中,活组织样本是首选,可能通过活检获取或从手术切除的组织获取;如果组织标本不足或难以获得,则可考虑血浆游离DNA检测EGFR突变。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对肺癌的多个突变进行探究,在约60%的肺腺癌中发现了驱动突变,现在发现鳞癌患者也会发生驱动突变。肺癌中常见的驱动突变包括EGFR突变、KRAS突变、EML4-ALK重排、ROS1重排、MET扩增、HER2突变、RET重排、BRAF突变等。肺癌常见基因突变及相应的靶向药见表2。
表2:肺癌常见基因突变和靶向药
目前,建议所有的晚期或转移性肺腺癌患者进行EGFR突变、ALK和ROS1重排检查。
不少检测出来有基因突变的患者都会问医生一个问题——“大夫,我有基因突变,吃靶向药就一定有效,对吧?”
研究发现,即便是有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吃了相应的靶向药,也不是都有效。病友们要有一个正确的预期,万一靶向药无效,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从容应对,及时跟医生讨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表3列出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基因突变以及相应靶向药的有效率。
表3:非小细胞肺癌常见基因突变靶向药的有效率
*鉴于不同靶向药获批的用药时机不同,客观有效率仅供参考
*CNS: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还需指出的一点是,肺癌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基因突变是有可能出现变化的。比如有EGFR19,21突变的患者,在长期服用一代靶向药后可能会出现耐药突变,也就是T790M突变;长期服用泰瑞沙(AZD9291)的EGFR突变患者,则有较大概率出现MET扩增。此外也有报道显示,一些患者在化疗后可能出现基因上的变化。因此,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重新检测基因突变对患者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
另外,除了基因检测,PD-L1检测有时也能够指导患者的用药方案。
PD-L1免疫组化检查可以筛选出更可能获益于PD-1/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
目前,已经获得FDA批准用于肺癌治疗的PD-1抑制剂有两种,即Keytruda(Pembrolizumab)和Opdivo(Nivolumab),PD-L1也有两种,即Tecentriq(Atezolizumab)和Imfinzi(Durvalumab)。这四个药物都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通过抑制PD-1/L1通路来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这其中,Pembrolizumab最为人们所熟知。不久前,Pembrolizumab成功超越化疗跻身为肺癌一线疗法,用以治疗PD-L1高表达(≥50%)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很令人振奋,因为这意味着部分肺癌患者从此可以免受化疗之苦,直接获益于免疫药物。
但须注意的是,使用Pembrolizumab前必须进行PD-L1检测,要求肺癌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1%,当PD-L1表达水平≥50%提示Pembrolizumab可作为一线治疗。
使用Nivolumab或Atezolizumab前,PD-L1检查不是必须的,但也可能会提供有用的信息。有研究显示,PD-L1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有效率会增高。
许多患者不知道的一点是,PD-L1可以在最初做病理时就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出来。如果当时没有做这一项检测,后期则需要通过取组织检测其表达水平。
如果说新技术新疗法是抗癌一线战士,那么合理的检查则扮演了“军师”的角色,有时甚至是挽救生命的“幕后英雄”。基因检测以及PD-L1检测虽只是众多检查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的出现和普及,使医生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能够更好地预估治疗效果,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医生推荐癌症患者做基因检测的主要原因。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