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肿瘤病人或是家属担心,吃得太好,营养补得太丰富,会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导致其越长越大。为此,不少肿瘤病人相信“饥饿疗法”,故意忍饥挨饿,想把肿瘤细胞“饿死”。但是,肿瘤细胞真的能被饿死吗?肿瘤细胞真的能被饿死吗? 肿瘤组织常常伴有血管增殖,为肿瘤细胞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肿瘤细胞生长非常迅速,抢夺正常细胞的营养,大量消耗人体营养储备,导致营养不良,抗病能力降低。于是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率先倒下的往往是正常细胞,而肿瘤细胞则继续顽强生长着。所以说,“饿死肿瘤细胞”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所谓的“饥饿疗法”不仅不能改善病情,反而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加重病情。手术后如果不重视营养的补充,会导致患者恢复速度变慢;正在接受放疗和化疗的患者如果不重视合理营养,会导致正常细胞被杀死,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发感染甚至病情恶化。由此可见,恶性肿瘤是饿不死的,相反,肿瘤病人在手术、放化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富养”,摄入数量充足、配比科学的营养物质,才能真正战胜肿瘤细胞。肿瘤患者如何“富养”一项关于 2.2 万例肿瘤患者的研究显示:我国 67% 住院肿瘤患者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尤以消化系统或头颈部肿瘤最常见),其中 71% 患者没有得到营养支持,而得到营养支持患者中 59% 营养支持不规范。多年来,肿瘤与营养的相互影响一直是临床肿瘤学家关注的内容,但很遗憾,一直未得到临床的重视,一是国内缺乏肿瘤领域方面的营养专家,另一方面,医生习惯性的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癌症患者的放疗、手术等对症治疗,而仅把营养作为一种「支持」手段,这种态度在针对癌症晚期患者上尤为明显。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提出应该对营养不良进行四维度分析,包括能量消耗、应激、炎症及代谢,从而将营养不良分为:高能耗型营养不良及低能耗型营养不良,有应激的营养不良与无应激的营养不良,有炎症反应的营养不良及无炎症反应的营养不良,有代谢紊乱的营养不良及无代谢紊乱的营养不良。非荷(带)瘤状态下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例为:碳水化合物 50%~55%、脂肪 25%~30%、蛋白质 15%~20%。肿瘤细胞糖酵解能力是正常细胞的 20~30 倍,其多达 50% 的 ATP (能量)来源于糖酵解途径。糖酵解强度与肿瘤生长速度和侵袭性密切相关,减少葡萄糖供给对肿瘤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恶性肿瘤患者每日能量需求应达到 20~25 Kcal/Kg(卧床患者)或 25~30Kcal/Kg(有能力活动患者)。荷瘤患者应该减少碳水化合物在总能量中的供能比例,提高蛋白质、脂肪的供能比例。营养干预应该遵循五阶梯治疗模式。首先选择营养教育,然后依次向上晋级选择口服营养补充 (ONS)、完全肠内营养 (TEN)、最后选部分肠外营养 (PPN)、全肠外营养 (TPN)。当下一阶梯不能满足 60% 目标能量需求 3~5 天时,应该选择上一阶梯。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