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 贴子
  • 知识
  • 用户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肺腺癌 肺鳞癌 大细胞肺癌 返回列表
知识 精准治疗,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
岩如玉 10147 2
2017/5/24 发表在 非小细胞肺癌 模块
一、癌症不再是绝症

癌症常常被和绝症划上等号,这是因为患癌往往预示着极高的死亡率和较差的生活质量。

如肺癌,往往发现时已是晚期,而在传统治疗模式下,肺癌患者只能承受着巨大的毒副作用,接受有效率极低(约30%)的放化疗治疗,去换取8-12个月的生存期。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肿瘤驱动基因的发现和靶向药物的开发,肿瘤治疗已由传统的放化疗向精准医学模式转变,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

在精准医学的新治疗模式下,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决策,已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临床获益。

据统计,如今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期已从传统治疗的8-12个月提高到近40个月,并且随着更多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联合用药等)的应用,还有望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调查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2年,10年间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肺癌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均有明显下降。
二、传统治疗VS精准医疗

传统的化疗和放疗都是无法区分癌症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毁灭式治疗策略,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无差别杀伤,也正是因为它们这种泛化的杀伤能力,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脱发、呕吐、免疫功能下降等)。

而精准医学是一种精准射杀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它首先通过分子分型检测,确定肿瘤细胞是否具有特定的靶点,如EGFR突变,然后,采用针对EGFR突变开发的靶向药物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因此,这种精准性的杀伤能力,极大地降低了肿瘤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问题,并且靶向药物可通过精准定位阻断肿瘤信号通道而达到较理想的肿瘤细胞杀伤。

简而言之,传统治疗犹如炸弹鸟轰炸,炸了猪王(肿瘤细胞)也伤了鸟蛋(正常细胞);而精准医疗则像红色小鸟, 靶向打击猪王(肿瘤细胞)而不伤害鸟蛋(正常细胞)。因此,可以说肺癌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精准医学”时代的必然结果。


三、 精准医学的幸运儿

精准医学带来的临床获益是显著的,而获益的人群是被选择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上靶向药,因此基因检测至关重要!

临床上,往往根据不同的临床阶段和靶向药物的可及性,选择性地检测肿瘤驱动基因突变类型,来选择可从靶向药物治疗中获益的幸运儿,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那么哪些人能成为幸运儿呢?

目前根据驱动基因突变类型可以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不同的亚群。其中已有靶向药物上市的基因突变亚群患者的占比高达50%以上,也就是说,有50%以上的幸运儿可以得到有效的靶向药物治疗。

这就是我们基因检测的出发点,找出这50%的幸运儿。

四、基因检测策略

既然基因检测是筛选出幸运儿的途径,那么,是不是测的基因越多越好呢?

首先,根据现有的临床药物的可及性,临床上不同阶段检测的靶点是不同的。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治疗中,已获批上市的靶向药物有针对EGFR突变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埃克替尼;针对ALK和ROS1突变的克唑替尼;

因此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对EGFR、ALK、ROS1三基因进行检测已成为常规。

而对于一线靶向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已有针对EGFR T790M突变的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奥希替尼获批上市,此外,还有靶向PD-L1的免疫治疗药物获批上市,因此,再次检测EGFR T790M或者PD-L1表达水平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进展后的医疗策略。

其次,目前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相关的驱动基因是有限的。对于晚期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驱动性基因已发现的有数十种,但是,根据目前的研究和科学认知,仅有部分靶点有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

因此,随着治疗的展开与深入,尤其对于晚期且经过多线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患者,结合对治疗方案制定的参考意义,对EGFR、ALK、ROS1、RET、BRAF、HER2、KRAS、MET、NRAS和PIK3CA进行检测是合理的选择。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靶点被发现,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基因检测依然关注的是具有临床指导价值的靶点,而不是测的越多越好。

显然,根据现有靶向药物的可及性,采用已获得法规认证的、价格合理且能快速获得结果的PCR检测技术同步检测EGFR、ALK、ROS1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常规。

而对于晚期且经过多线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患者,根据后续治疗方案制定需要,选择性地采用价格昂贵且出报告较慢的NGS技术(未获得法规支持,需要选择专业、合规的检测机构检测)进行关键基因的检测是可选策略。
Alternate Text
  • 抗癌到底
    1 楼 2017-05-24 10:48:26

    谢谢

  • 王艳花
    2 楼 2017-05-24 10:27:28

    谢谢分享!

岩如玉
肺腺癌

曾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曾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任职10年

曾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任职6年

曾任Lowe胸腔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Lifespan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科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医生

创建临床数据库(CRIS)等多项重大项目首席研究员

扫码加入
病友互助群

400-107-6696